
我們似乎很少將山海襪的製作緣起與大家好好的說明過。山海襪的起源,同樣在2015年左右,協會開始發展貼布畫,我們逐漸地深入到花蓮各個社區,邀請長輩們一起將自己的故事做成畫作。這幾年下來,蒐集了將近千幅畫作,與超過70個社區發展協會合作。其中我們發現有個作品特別的「奇怪」,最終促使我們決定製作「山海襪」。
遷徙的「足跡」
在貼布畫的課程,長輩們多數都無法直接將一幅畫作成,必須有不同的課程逐漸帶領他們,最終完成一幅畫作。其中有一項課程,叫做「遷徙」。製作的方式很簡單,是讓長輩們將自己的左腳踩在紙上,沿著腳沿畫上一圈。因為是按照左腳畫出,所以每一個腳掌的形狀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個台灣的模樣;之後請長輩們拿起二手衣物的碎布,一個個貼起他們想像中的台灣圖像。
長輩們做完自己的「台灣」以後,我們會再請每一個長輩將他們去過的地方:在哪裡出生、曾到哪裡工作、哪裡與妻子相遇、去過那裡旅遊、孩子在哪裡出生……等等,他們移動的足跡,用不同的二手衣物碎布貼在他們的「台灣」上,再與大家一起分享他們在哪裡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,最後為什麼來到了這一片土地與大家相遇。
帶這些課程的過程中,我們發現許許多多著長輩們腳型都與年輕一代的人們長得很不一樣,甚至某種程度上,可以說是有些「畸形」。後來我們才明白,原來他們過去長期大量且沉重的勞動,以及過往交通不便的徒步移動,使得他們的腳都比我們這一代的青年來得更加寬厚、且受傷。許多長輩年紀大了以後,也開始因為過去繁重的勞力工作,使得他們留下隱疾,在腳部與膝蓋都有著嚴重的磨損。

我們真的進入到高齡化社會了嗎?
於是我們開始思考,台灣這幾年來一直說著我們進入到了高齡化社會,但是台灣真正的進入了嗎?或者,只是因為我們的平均年齡到達而已呢?我們認為一個成熟的高齡化社會,應該是在社會集體的認知中,明白高齡者的生活處境,並且有著相關的社會設計針對該族群,使得他們不僅能夠「樂齡」,更能因為整體社會環境的支持,使得他們哪怕年紀越來越大,卻仍能感覺到社會的便利,也不會因為身體衰退越覺得這個社會將他排除在外。
協會開始彼此討論著,我們真的能夠改變這件事情嗎?
這段時間,剛好我們帶著長輩們的作品去到日本的「Unknown Asia Art Exchange OSAKA 2018」參加展覽,那時候我們心中一直有一個遺憾,因為長輩們的行動不便,沒有辦法讓他們親身出現在自己的作品面前,讓他們自己去接受當年的獲得的評審賞。於是協會大家就說:「我們來做個襪子,讓長輩們更好走吧?」。

從襪子開始改變吧!
花了一整年的時間,我們以壽豐鄉15個村落作為基礎,調查了超過200個長輩們的腳,從他們的腳寬、腳長,他們日常穿著的襪子、襪子多少天洗一次、喜歡什麼樣的襪子,進一步到,阿公阿嬤們都穿什麼樣的鞋子,他們下肢感受到何種不便……。種種的問題,從問卷到課程的集體問答,我們也共同找了一名物理治療師共同討論,對於高齡者們而言,他們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襪子?
最終,我們帶著這些問題,帶著我們想要尋求的襪子,只到了彰化的襪子廠商,經過幾次的打樣與設計討論,我們終於設計出了這款襪子──山海襪。

寓意著我們期望這雙襪子「給上一代與這一代,上山下海的勞動與移動」。它有三大項主要的設計:
- 前腳掌後腳跟加厚與竹炭纖維:
前腳掌、後腳跟的足底加厚與竹炭纖維,提供長輩們在重心不穩時的大力踐踏造成腳底受傷,以及為許多長輩可能二、三日才將襪子更換提供更好的防臭除菌。
- 足弓加壓與透氣網布:
使用萊卡纖維,彈性是一般襪子的三倍。此外,足弓的加壓設計,提供足底筋膜炎與扁平足的患者更舒適的體驗,還能增強高齡者在血管彈性下降的同時,加壓血液循環回到心臟的力量。同時透氣網布,又能避免長時間穿著襪子產生的悶熱與悶臭。
- 寬口浮貼設計:
許多長輩都因為年紀大了以後,下肢開始腫脹,但又不得不在天氣寒冷時穿著襪子,常使他們的腳踝被襪子勒出深深的凹陷,不適同時還使血液循環受到阻礙。我們在襪口端特別設計寬口浮貼功能,讓長輩的腳踝不受壓迫,使足底血液的循環順暢不受阻礙。
山海襪,阿公阿嬤們到底喜不喜歡?我們看看影片,看看阿公阿嬤們怎麼說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