協會簡介
協會最初於1995年,由四個豐田在地家庭關注孩子成長、居住環境等議題共同組成「牛犁工作室」,以「牛若肯作,毋驚冇田倘好犁」的精神期許自我。
其後,於2001年正式立案,以「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」之名成立正式組織,由縣級正式立案團隊開始跨花蓮縣執行各社區營造工作整合及輔導。協會經成立後,以會員制度營運,上有會員大會,設立理事長一名、總幹事一名。理事長四年輪選,總幹事轄責協會各工作團隊。截至今日,第一代社區工作者逐漸退休,於2017年左右,逐漸由第二代社區工作者進入到協會工作。大部分成員來自於返鄉青年、移居青年,以及第一代社區工作者之子女。協會在第二代工作者進入後,也成功地逐漸轉型為青年型社區團隊,目前專職人員共24名,平均年齡約33歲。
協會主要業務可區分為兩大部分,分別是對內的社區營造,以及對外的社區營造輔導工作。內部共區分為六大組別,分別為:社造組、高齡組、產業組、環境組、新住民組、數位中心。

常態業務
為建構協會夥伴核心價值、拓展社會責任感,我們採用「同心圓」概念,以「能力提升-資源帶入-群策群力」鼓勵夥伴自我成長,為地區引進資源,並能與社區各社團組織,建立協力合作關係。並延續2007年行政院的「六星計畫-進階型示範社區」制定本會的六大社區工作面向:
社區產業

- 社區產品開發
- 生態導覽解說
- 社區平台開發
- 高齡教案開發
- 手作體驗
人文教育

- 藝術與創意人才駐村
- 文化與藝術策展
- 地方知識與文化記憶庫
- 社造人才培育
- 新住民文化適應
- 樂齡知識教育
社區安全

- 事故傷害調查登錄
- 警政系統連線
- 山林巡護與災害重建防治
- 公共設施維護與通報
- 國際安全社區認證
- 校園安全宣導
環境生態

- 環境教育設施場域認證
- 社區生態調查
- 花蓮溪棲地認養
- 瀕臨絕種植物養護
- 培育台灣原生種植栽
- 環境教育
社福照護

- 13村樂齡班級據點
- 新住民居家安全與輔導
- 青少年照護
- 課後輔導
- 高風險家庭與長輩問安
- 健康促進活動
社區景觀

- 維護社區相關文史景觀
- 推展禁用殺草劑
- 養護路樹
- 推行地方建築自治
- 成立志工隊協助街道清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