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0年花蓮縣文化局社區行動方案開始徵件!
過往許多人申請政府計畫,不僅害怕過程中遇到許多變數,使得計畫失敗,讓初學者卻步不前。但是今年度花蓮縣文化局以鼓勵「學習」取代「計畫成效」,只要學習計畫通過審核,每案提供最高5萬元之經費,後續不論你的計劃是否完成與否,成功或失敗,只要針對各項工作狀況完成情形、團隊內部組成、執行經驗等,提出心得報告與相關經驗的檢討分析;探討計畫成功與不如預期的原因,都可以作為計畫成果報告哦!
過往許多人申請政府計畫,不僅害怕過程中遇到許多變數,使得計畫失敗,讓初學者卻步不前。但是今年度花蓮縣文化局以鼓勵「學習」取代「計畫成效」,只要學習計畫通過審核,每案提供最高5萬元之經費,後續不論你的計劃是否完成與否,成功或失敗,只要針對各項工作狀況完成情形、團隊內部組成、執行經驗等,提出心得報告與相關經驗的檢討分析;探討計畫成功與不如預期的原因,都可以作為計畫成果報告哦!
過往許多人申請政府計畫,不僅害怕過程中遇到許多變數,使得計畫失敗,讓初學者卻步不前。但是今年度花蓮縣文化局以鼓勵「學習」取代「計畫成效」,只要學習計畫通過審核,每案提供最高5萬元之經費,後續不論你的計劃是否完成與否,成功或失敗,只要針對各項工作狀況完成情形、團隊內部組成、執行經驗等,提出心得報告與相關經驗的檢討分析;探討計畫成功與不如預期的原因,都可以作為計畫成果報告哦!
羅山村位處在花東縱谷南端的富里鄉,有螺仔溪貫流,又因水田中大量繁殖田螺,因而最早被稱為螺仔坑。羅山曾經是臺灣重要的斗笠產地之一,編斗笠為家家戶戶都會的技藝。在歷經當地任期最久的老村長努力耕耘下,以及陸續受到各單位的關注,許多公部門資源的挹注下,規劃成為有機農業示範村。
富源舊稱拔仔庄,客家人稱為鈸子,最早為原住民阿美族聚落,清代由於客家、閩南移民大量湧入,讓富源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,還有多元的族群文化。鍾瑞騰教官提到民國84、85那年,他與林興華、鍾兆倩、陳忠榮、張振業、蔡志松等一群年輕人紛紛回到了富源,起初因為住得相近,時常在夜晚一群人聚在一起泡茶聊天,漸漸的談到許多社區過往記憶與社區未來想像,接著就成立文史工作室,開始蒐集調查富源的歷史文化,更發行了蝴蝶谷學區報刊物。
大興村舊稱烏卡蓋、岡界,社區三面環山,時常會下地形雨,社區入口在鐵路高架化與道路擴寬後,反被隱匿在台九線上。然而大興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、遺世獨特的瀑布景觀、善良和藹的百姓與民俗風情。讓社區儼然就像是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源,當然也只有實際的來踏旅巡禮一番,才能感受到大興的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