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善土地這件事情是無價的

從小在靜浦部落長大的Uding wayan(曾信一),認識他的人都習慣叫他做(一哥),因個人對表演藝術的興趣,長大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,是待在北部參與原住民文化藝術團,從事表演藝術工作。直至2010年母親生病需要人照顧,才回到部落。

0 Comments

生活的累積都變成了我生命的養分

原為諮商心理師的宮莉筠(大家都習慣稱呼她為〝宫宫〞),為了陪伴孩子在部落長大,便決定暫時離開工作崗位,回到先生的家鄉新社部落生活。在參與部落後看見了許多地方問題需要改變,也藉由巴特虹岸飛魚小組與新社部落發展協會,推動葛瑪蘭族文化,更為了延續婆婆種田的精神,投入農耕生活。

0 Comments

農田裡的老師

有著臺灣農夫堅毅、勤奮又謙卑的「種稻達人」彭鏡興農友,從小跟隨著父親務農,長大成人後雖一度到外地工作,由於父親希望有兒子能傳承產業,而自己身為家中長子,到了30歲那年(民國71年),眼見父母年事已高,不捨老人家還要這麼辛勞,與太太商量後毅然決定回家接手務農事業。

0 Comments

徜徉在水田裡的自在

在花蓮光復鄉出生、長大的邱麗珠,結婚後20幾年的時間都待在桃園工作,直到民國95年退休後,才又回來花蓮,並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擔任導覽解說志工。 由於自己出身為農家子弟,從小跟隨著父母務農,所以退休後,心裡一直嚮往自己能當個快樂的農夫。而同為志工的彭鏡興,在得知她有這個夢想,便邀請她到農場幫忙。邱麗珠笑著說:「其實最主要,還是希望將來家裡長輩,如果沒辦法耕作時,她可以有能力去承接,而不是放任田地荒廢掉。」

0 Comments

瓦拉米!阿里媽媽

布農族族名為-阿里(a-le)的林瑞花,平常都會熱心幫忙照顧部落的小朋友,所以部落小朋友們,都愛稱呼她為-阿里媽媽。小時候時常跟隨著父母種田,長大後部落就業機會不多,所以只能到外面的工廠上班。 直到嫁給了住在南安部落的先生,才又開始接觸到農務工作,由於當時的南安部落多為旱地,居民大多以種植玉米為主,直到玉米沒有保障價格,收入不穩定,只好跟先生離開南安,到梨山找了果園的工作。

0 Comments

從遇見菊池細鯽魚,見證田間傳統智慧

家住卓溪鄉中正部落的林仁義,在家排行第二,因而大家都喜歡稱他為「二哥」。小學畢業後,就到外地當工廠學徒,隨著年紀漸長,開始惦記著家裡年邁的長輩,所以就回到部落。但是要在部落生存並不容易,除了要幫忙家裡務農外,空閒時還要兼作些臨時工作,才有辦法維持整個家庭的生計。

0 Comments

花蓮縣豐濱鄉磯崎社區發展協會

位於花東海岸線的豐濱鄉磯崎社區,主要是由噶瑪蘭族、撒奇萊雅族、阿美族、布農族,以及少數外省第二代、客家人、閩南人等所組成的豐富多元且共融共生的海岸村莊。 從小在布農族高山部落長大的馬中原說到,以前自己對於部落並沒有太多深刻地感受,直到從軍多年回到部落,才清楚自己的部落族群跟海岸其他族群是不太一樣的。而海岸線的布農族人遷移史是從爺爺馬大山為了避難日本人開始,從中央山脈走到了海岸山脈來拓墾家園。

0 Comments

花蓮縣壽豐鄉光榮社區發展協會

光榮部落位於鯉魚山南端,舊稱鯉魚尾,台灣光復後命名為共榮村,民國62年更名為光榮村。社區居民大都為阿美族七腳川系,於日本時代,被迫從吉安鄉遷來,目前也成為阿美族七腳川係最多後裔聚集處。

0 Comments

花蓮縣中橫休閒觀光發展促進會

西寶最早為太魯閣族的部落「Sipaw」,為太魯閣語中指對面或對岸的地方,由於民國46年起因開闢與拓寬中橫公路的緣故,西寶成為供應築路人蔬果的地方,為山巒間最大的河階地農業聚落。轉進西寶社區的入口,牆面上每一片陶板都是由居民親手製作的,以一陶板一故事的方式,讓居民能夠透過導覽分享自己的故事。讓遊客認識西寶社區過去歷史脈絡,都在那一片片陶板上刻印記錄著。

0 Comments

End of content

No more pages to lo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