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鄉關何處-藝術開放、空間亮點」藝術家駐創徵選簡章

「鄉關何處-藝術開放、空間亮點」藝術家駐創徵選開跑啦! 以培育動畫、漫畫等相關視覺藝術創作者為目的,透過駐創花蓮,將在地人文歷史、族群文化、自然景觀……等獨特元素,以藝術轉譯及創作之形式,介入地方,打造空間亮點、創景鄉野。 獲選者不僅最高有30萬元之創作費用,甚至在地社區協會還將會安排住宿、在地嚮導、地方文化素材提供,創作者若有需求,還將會協助安排在地居民提供訪調。

1 Comment

花蓮縣豐濱鄉磯崎社區發展協會

位於花東海岸線的豐濱鄉磯崎社區,主要是由噶瑪蘭族、撒奇萊雅族、阿美族、布農族,以及少數外省第二代、客家人、閩南人等所組成的豐富多元且共融共生的海岸村莊。 從小在布農族高山部落長大的馬中原說到,以前自己對於部落並沒有太多深刻地感受,直到從軍多年回到部落,才清楚自己的部落族群跟海岸其他族群是不太一樣的。而海岸線的布農族人遷移史是從爺爺馬大山為了避難日本人開始,從中央山脈走到了海岸山脈來拓墾家園。

0 Comments

花蓮縣壽豐鄉光榮社區發展協會

光榮部落位於鯉魚山南端,舊稱鯉魚尾,台灣光復後命名為共榮村,民國62年更名為光榮村。社區居民大都為阿美族七腳川系,於日本時代,被迫從吉安鄉遷來,目前也成為阿美族七腳川係最多後裔聚集處。

0 Comments

【貼布畫故事】-權利大哥的人生故事

我出生在彰化永靖鄉,5歲時父親就離世。大約10歲時,家人要我自己一人到東部跟叔輩生活做長工,而我才到東部不久,在家鄉的母親也過世了。我這麼小就開始寄人籬下做長工,當時只是換吃住,也沒有錢可領。一直做到18歲,再轉去另一個長輩家做工,每月我才可以領300元。當時一包煙2塊半,一碗麵,2塊半,一張電影票也是2塊半,還好我不煙不酒不看電影就省下一點錢了。

0 Comments

花蓮縣中橫休閒觀光發展促進會

西寶最早為太魯閣族的部落「Sipaw」,為太魯閣語中指對面或對岸的地方,由於民國46年起因開闢與拓寬中橫公路的緣故,西寶成為供應築路人蔬果的地方,為山巒間最大的河階地農業聚落。轉進西寶社區的入口,牆面上每一片陶板都是由居民親手製作的,以一陶板一故事的方式,讓居民能夠透過導覽分享自己的故事。讓遊客認識西寶社區過去歷史脈絡,都在那一片片陶板上刻印記錄著。

0 Comments

花蓮縣壽豐鄉鹽寮社區發展協會

鹽寮村有個跳浪的故事,由於民國57年前並沒有花蓮大橋,居民從市區步行沙灘回村落,一旦遇到海浪襲來就得跳起來,因此就叫作-跳浪。而曾經有一對情侶被浪打走,居民認為情侶化身為海豚,而海豚也成為鹽寮村的精神地標。范光福提到記得過去在塑造社區入口意象海豚地標的艱辛,從堆疊磚頭開始到燒鐵、挖洞以及上漆等過程都是由社區一手包辦。

0 Comments

109年花蓮縣文化局社區行動方案開跑啦!

過往許多人申請政府計畫,不僅害怕過程中遇到許多變數,使得計畫失敗,讓初學者卻步不前。但是今年度花蓮縣文化局以鼓勵「學習」取代「計畫成效」,只要學習計畫通過審核,每案提供最高5萬元之經費,後續不論你的計劃是否完成與否,成功或失敗,只要針對各項工作狀況完成情形、團隊內部組成、執行經驗等,提出心得報告與相關經驗的檢討分析;探討計畫成功與不如預期的原因,都可以作為計畫成果報告哦!

0 Comments

2020全民社造行動計畫-信義房屋

「改變,就從你我開始;幸福,就能無限延伸」,不分男女老少、士農工商,只要你/妳與我們擁有共同理念,嚮往一個美好未來,都可以透過「全民社造獎助計畫」提出你獨特的想法,結合有志一同的夥伴們,攜手改變現況、翻轉社會,讓台灣遇見幸福、遇見愛。

0 Comments

花蓮縣富里鄉羅山社區發展協會

羅山村位處在花東縱谷南端的富里鄉,有螺仔溪貫流,又因水田中大量繁殖田螺,因而最早被稱為螺仔坑。羅山曾經是臺灣重要的斗笠產地之一,編斗笠為家家戶戶都會的技藝。在歷經當地任期最久的老村長努力耕耘下,以及陸續受到各單位的關注,許多公部門資源的挹注下,規劃成為有機農業示範村。

0 Comments

花蓮縣瑞穗鄉富源社區發展協會

富源舊稱拔仔庄,客家人稱為鈸子,最早為原住民阿美族聚落,清代由於客家、閩南移民大量湧入,讓富源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,還有多元的族群文化。鍾瑞騰教官提到民國84、85那年,他與林興華、鍾兆倩、陳忠榮、張振業、蔡志松等一群年輕人紛紛回到了富源,起初因為住得相近,時常在夜晚一群人聚在一起泡茶聊天,漸漸的談到許多社區過往記憶與社區未來想像,接著就成立文史工作室,開始蒐集調查富源的歷史文化,更發行了蝴蝶谷學區報刊物。

0 Comments

End of content

No more pages to load